6月10日清晨,我校在艺术广场隆重举行2025届高三毕业典礼,成功穿越高考硝烟的高三学子卸去三年寒窗以及备考的劳累,轻松惬意来到母校,和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再次相聚,拍摄毕业合照。学校领导,全体高三师生参加此次典礼。校党委书记雷升主持。


在庄严的国歌声中,毕业典礼正式拉开帷幕。校党委书记主持典礼并讲话。他回顾了同学们三年来在校园里的点点滴滴,从课堂上的专注学习到操场上的挥洒汗水,从社团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时的无私奉献,每一个瞬间都历历在目。雷书记语重心长地说:“亲爱的同学们,高中三年,你们不仅收获了知识,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做人、如何面对困难与挑战。今天,你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,愿同学们带着一中人特有的阳光与坚韧,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奋发向上,无论走多远,始终记得成纪故里的果香,记得母校守望的目光。无论未来从事什么职业,始终不忘丹心报国的志向,不忘躬耕平凡的担当!”

副校长杨雪辉通报2025届毕业生情况:2022年,我校招收、注册新生723人。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,先后经过各种原因的学籍异动后,最终以713人建立毕(结)业档案。经学校审查,县、市、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办公室核实,上报甘肃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综素学分办公室核定,我校2025届应届毕业713人,毕业率100%。

班长代表本班同学向班主任老师敬献鲜花表达对老师们深深的感激

高三(16)班何文博同学发言:此刻我们如即将离枝的种子,被母校的根脉深情托举着展望远方。那场刚刚经历的高考,无论笔锋所向、分数高低,它都只是我们人生长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,而非定格的终章。人生的考场远比一张试卷辽阔,未来的征途也绝非一条既定的轨道。分数的高低,或许能暂时标记一个起点,却绝不能定义我们生命的广度与韧度。真正的考验,在于我们如何怀揣从这里汲取的知识、勇气与温度,去面对未知的风雨,去拥抱更广阔的天地。我们的母校,您也必将如不竭的根脉,滋养更多年轻的生命——我们深信,母校的明天必将更加灿烂而辉煌!最后,让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共同承诺:心怀感恩,赓续践行一中“修德立身,勤学自强”的校训。不负期望,在更广阔的天地奋斗不息。永远铭记身为一中人的荣耀,薪火相传,心灯不灭。

物理教研组靳亚丽老师发言:三年来,我们共同见证了太多太多的美好瞬间。有晨曦微光时,响彻校园的琅琅书声;有夜深人静时,穿透楼宇的沙沙笔响。堆积如山的试卷、密密麻麻的笔记、汗水浸透的校服,皆是你们奋斗路上拼搏的勋章。运动场上,你们奋力冲刺,挥洒青春热血;艺术节上,你们激情澎湃,尽显少年风采;诵读舞台,你们光芒耀眼,绽放青春活力;课堂教学中,你们聚精会神,展露思辨锋芒。面对挫折时,你们虽有困惑迷茫,但擦干眼泪后又能重振信心,每一次跌倒与爬起,都是成长的阶梯。作为师长,我们既是见证者,更是同行者。我们曾为你们解出难题时的雀跃而欣慰,也为你们偶尔的放纵懈怠而焦虑。那些反复叮嘱的话语,那些严格要求的坚持,那些深夜批改作业的身影,皆因盼你们成为更好的自己。感谢你们,用成长赋予教育最温暖的回响。愿你们加速前行,动能满满,势能无限!带着物理教给你们的理性思维与浪漫想象,在人生的宏大实验中,定义属于自己的精彩“物理量”!

勇立潮头逐新梦,情牵家国守初心
——在2025届高三毕业典礼上的讲话
校长 周串虎
(2025年6月10日)
尊敬的各位老师,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上午好!
此刻站在这里,看着你们经过三年艰苦卓越的备战高考,今天终于卸下高考重担、轻松愉悦、朝气蓬勃的你们,心情非常激动,我为你们的成长和成熟喝彩。三年前的秋天,稚气未脱的你们背着书包,提着行囊,在家长的陪伴下,走进静宁一中校园,那时的你们充满着对新环境的向往和好奇。如今,你们由一个知识相对匮乏、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的纯真少年变成了一个学识相对丰富、有内涵有素养的有志青年。你们一路走来,披星戴月,寒暑不停;发奋苦读,风雨无阻。春寒料峭中,有你们执着的追求,夏雨磅礴中,有你们跋涉的身影,秋风瑟瑟中,有你们勃发的激情,冬雪飘飞里,有你们坚定的足迹。你们已完成高中阶段的教育,成为心怀远方的追梦人。作为校长,我代表全体教职员工,对你们的进步和成功表示最真挚的祝贺。
如今,高考的硝烟已然散去,无论成绩如何,你们都已经战胜了那个曾经迷茫、焦虑的自己,这份成长的勇气比任何分数都珍贵。我想起苏轼在《晁错论》中说: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”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日子里,不要害怕生活中出现的每一个困难、不要害怕每一次的挫折,记住,谁的人生都不容易,生活不会是永远一帆风顺的,要相信困难和挫折对于意志坚强的人是一种磨练,它会激发你的潜カ、增长你的オ干、提升你的境界,并让你最终摆脱困境,向着目标继续前行,直到最后取得胜利。
同学们,高中三年时间,有你们奋斗的足迹,也有教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教育,如《诗经》所言:“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”,正是有了教师这份对教育的执着和对你们的关爱,才让大家共同走过高中这段难忘的旅程。毕业不是终点,是人生新的起点。在此,我想以三个“念念不忘”与大家共勉:
第一,念念不忘凌云志,做逐梦路上的追光者。王阳明说:“志不立,天下无可成之事。”无论你们将来是继续求学深造,还是投身社会生活,要始终保持仰望星空的情怀和脚踏实地的韧劲。希望你们像李白笔下“大鹏一日同风起,扶摇直上九万里”的鲲鹏,在广阔天地间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。在面对诱惑时坚守初心,在遭遇挫折时保持定力,在顺境中不忘乎所以,让理想的光芒照亮前行的道路。
第二,念念不忘家国情,做时代浪潮的弄潮儿。范仲淹在《岳阳楼记》中写下“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”,这是中国文人千年传承的精神品格。希望你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洪流之中,无论从事什么职业,都要胸怀天下,放眼未来,保持“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”的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。在科技攻关的实验室里,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,在守护平安的岗位上,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,为国家富强、民族复兴贡献力量。
第三,念念不忘母校情,做一中精神的传承者。母校永远是你们的精神家园,这里的一草一木、一砖一瓦都镌刻着你们青春的印记,这里的老师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。就像《游子吟》中所写:“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”希望你们常回家看看,与学弟学妹分享成长经验,为母校发展建言献策。无论你们走到哪里,都要记得自己是静宁一中的学子,用实际行动为母校增光添彩,为静宁人民的建设事业贡献力量,要以陆游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强烈爱国责任感,为祖国、为家乡做出应有的努力。
同学们,人生海海,山山而川。愿你们带着母校的祝福,带着师长的嘱托,带着同窗的情谊,奔赴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。请记住:无论前方是鲜花铺路,还是荆棘丛生;无论你是考取985等双一流院校,还是考一个普通的本科,甚至专科、高职,母校永远在这里为你们骄傲,为你们祝福!唯有你们坚持做好人、干好事,你们的人生是一样的精彩!
最后,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,万事胜意!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,工作顺利!祝愿静宁一中再创辉煌,再谱华章!
谢谢大家!


典礼前后的时间里,同学们背着印满涂鸦的书包,捧着写满祝福的同学录,在校园里穿梭成跃动的音符。教学楼前的龙爪槐下,女生互相整理着有些凌乱的马尾,手机镜头按下的瞬间,飞扬的裙摆与月季花浪一同定格;田径场上,男生们搭着彼此的肩膀,故意做出搞怪的表情,汗水混着笑声溅落在红色跑道上。图书馆走廊转角处,手捧鲜花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正被学生簇拥着合影。朝阳透过文庙古建筑群旁的古柏,在同学们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,而他们的笑声,正和文庙檐角的风铃一起,在夏风里引起阵阵涟漪。最热闹的是大成殿前的丹陛,快门声、欢笑声、风吹过金铃木的脆响,都被收进泛着青砖黛瓦底色的美照里——就像他们在这里写过的所有青春故事,终将成为文庙记忆年轮里,最新鲜的一圈。
母校寄语: 当毕业证书的金色徽章映亮年轻的脸庞,你们已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。三载寒窗,你们用奋斗诠释青春;千日磨砺,你们以实干追逐梦想。在一中这片培育理想的热土上,你们将"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"的誓言,化作笔尖流淌的坚定信仰。今天,你们即将奔赴五湖四海。愿你们永远记得:个人理想只有融入时代洪流,才能绽放最耀眼的光芒。无论身处何方,都要做新时代的奋进者、开拓者、奉献者,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。此去经年,山高水长。愿你们带着母校的期许,以青春之我,创建青春之国家,青春之民族。待到民族复兴时,我们顶峰再相逢!